2021年11月19日,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思源论坛”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活动由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以及澳门威尼斯人官网
院研究生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GeoFreetalk线上论坛共同举办,主题为“城市边界识别及城市效应研究探讨”。
![](/__local/0/B5/7F/A25EEE509EED677D00933A84333_CCC4B9D0_FB54E.jpg)
![](/__local/9/88/21/4DB6CDA276F20491A2ECB70DEE9_98A929A0_2558F1.jpeg)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共同进行、“主题分享+导师点评”的形式,邀请到两位专业导师:孔雪松老师、刘殿锋老师和研究生辅导员:马丽华老师、李韩老师作为嘉宾;支部优秀的三名博士:徐智邦、连喜红、钟静作为主讲人。
活动开始,由资环院研会学术部余梦颖同志简要介绍出席老师和三位主讲党员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徐智邦同志以“全球实体城市多层次边界识别”为主题展开报告。他首先从全球城市空间界定的差异出发,指出全球一致的实体城市层次边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并分析了目前全球城市空间制图已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由此提出了城市多层次边界识别方法,介绍了研究生成的产品数据以及全球城市多层次边界的多尺度规律。随后,两位老师就徐智邦同志的汇报进行点评,肯定了研究角度的新颖性,对于PPT的讲解和研究内容提出建议。
![](/__local/F/6A/2D/D4D585686B779A2F03DE1F08C65_DE0806BE_11A81F.jpg)
![](/__local/1/6F/8A/C3B90438A20AECEF7292C43ED6A_5BFCF4D0_3DE1B3.jpg)
然后,连喜红同志就“城市化影响及自然生物响应”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探讨了城市化的生态效益问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光污染对自然生物存在影响,他以夜间灯光为切入点,基于生态和地理视角,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城市化和自然生物响应的关系,最后呼吁大家要重视光污染问题。在点评环节,两位老师都表示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并建议在研究中要考虑生物复杂系统的影响。
![](/__local/D/11/01/670D433C0212CB20ED96035E8D1_D764DAD1_4043BA.jpg)
![](/__local/E/98/7A/10E492312BA821821C5275ECE8F_01820AAE_10FE6C.jpg)
最后,钟静同志的报告主题为“城市化过程对植被净初生产力的综合影响评估”。城市扩张过程影响植被覆盖和生长,由此提出了城市尺度下城市扩张过程对植被的综合影响这一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城市扩张过程和模式下植被的综合变化特征存在差异,紧凑型城市模型下的补偿增长比分散型城市模式下的补偿增长更为稳定。针对钟静同志的汇报,老师们认为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导入研究内容这一方式值得听众借鉴,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想法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
![](/__local/F/51/24/DD0D6192787C53794A09E7780DD_98A58728_118DEA.jpg)
![](/__local/8/18/E8/F56BE53601F75FDCF1B9A559888_10A2249A_1FD0D6.jpg)
在观众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嘉宾们就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的解答。至此活动也接近尾声,余梦颖同志对到场的嘉宾和同学表示感谢,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同学们有序离场。
![](/__local/1/D2/E2/33814F5A4F7C24063509B0DD44E_102ACD63_CB916.jpg)
![](/__local/D/0C/37/A4380DFA2C2BD4338B3F6BFC38B_96E71BBD_CD83C.jpg)
文本:文涛
供图:文涛